這就是聲樂的力量。“聲樂培訓”依然清晰地記得第一次在電視上聽到姚貝娜演唱《也許明天》時的震撼,雖然那個時候“聲樂培訓”并不懂聲樂,但是聲樂并不會因為你對于它的了解多少而跟你拉遠距離。一位聲樂能力臻至頂級的歌手,必定將會點燃你對于探索聲樂的熱情。
“聲樂培訓”對于姚貝娜的感情,也就從2013年這首《也許明天》開始結下。六年過去,“聲樂培訓”終于能夠從專業的角度去鑒賞姚貝娜這個仿佛浴火重生的演唱。越是鑒賞,也就越是覺得姚貝娜在當初僅僅使用聲音就完全超越舞臺性的這件事情是多么的合理。
首先是在寓意上,在參加《中國好聲音》以前,姚貝娜其實早已深受癌癥病痛折磨。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了解,癌癥之于病人,除了生理上的折磨以外,同樣可怕的地方在于心理上的折磨。一個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人,很有可能會因為病痛而從此一蹶不振,對理想、對工作甚至對愛好都徹底喪失興趣……
但是,姚貝娜并沒有因為病痛從而喪失對于生活的希望,以及對于工作的熱愛。她積極治療,希望能夠活下去。甚至曾在治療期間,強忍病痛,去往錄音棚,錄制了如今我們耳熟能詳的“甄嬛傳組曲”。“聲樂培訓”每一次聽到《紅顏劫》,都能夠從旋律的凄涼婉轉之間,歌詞的字里行間之間,聲音的氣感與輕柔感之間,感受到姚貝娜對于這首歌曲所注入的全新理解,這是她對于生命的理解。
值得高興的是,在2013年,姚貝娜的病情得到了非常理想的控制,根據預期,五年存活率極高。對于任何一個被病魔纏身的生命來說,這當然最大的喜訊。正是因為這樣子一段悲愴的經歷,造就了姚貝娜在中國好聲音舞臺上演唱《也許明天》時,所能夠釋放的最大的能量密度。
如果演唱《紅顏劫》的時候,姚貝娜注入了超越歌曲本身對于生命凄涼的理解,那么,演唱《也許明天》時,姚貝娜也就同樣注入了超越歌曲本身對于生命重生的理解。她的每一個技法的運用,都是在詮釋掙脫劫難以后的壯烈。
當然,“聲樂培訓”依然深信理性的力量,藝術作品所具備的一切壯烈情感,背后一定離不開精準復雜的技術控制。“聲樂培訓”對于姚貝娜的情感,除了惋惜以外,還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敬佩。之所以會敬佩,就是因為她在聲樂技法上的極高造詣。
重慶學唱歌
學唱歌到重慶圖蘭朵聲樂中心,圖蘭朵創辦至今,有著雄厚的師資力量,老師皆是各大音樂學院畢業,教學經驗豐富,小孩子專屬的童聲唱法教學,成人專屬的成人聲樂,通俗唱法、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結合圖蘭朵半專業化設施設備(KTV歌唱訓練系統、多媒體系統、話筒、音響、錄音棚等)為學員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