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聲樂培訓”來給大家講一下頭聲、咽音、喉位和換聲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頭聲
對比胸聲,頭聲是共鳴腔體轉移、聲帶振動模式改變的另一種聲音練習,它建立在胸聲時聲帶良好的閉合和松弛外力的基礎上,將共鳴由胸腔改變為頭腔,發聲時仍要保持喉嚨外肌松弛,通過換聲點將氣流走向由硬腭轉向軟腭,貼合咽后壁改變共鳴腔體,在發聲過程中,同樣需要保持口腔形狀,隨著音高變高,盡量保持不變,需要有意識地控制放松,讓氣流順利通過。
咽音
咽音是一種工具,可以很好的鏈接頭聲與胸聲,作為連接工具,咽音的發生區域同樣會有位置的不同。咽腔共鳴的最低位置是喉咽,接下來是口咽,最高的位置就是鼻咽。想要特別強調一下鼻咽,鼻咽位置在之后混聲的學習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正確的鼻咽音的發聲點在混聲中是需要借助的,因為正確的鼻咽音可以幫助打開高位置的共鳴,很多頭聲共鳴無法傳導的同學可以借助鼻咽音來體會發聲靠上的感覺。
喉位
很多同學在演唱的過程中,總會覺得聲音越唱越緊,共鳴越來越少,面對即將到來的高音,就好像要面對的洪水猛獸,令處于這個狀態的我們心中充滿了恐懼!這是由于沒有穩定的喉位來為我們的喉嚨創造更多的空間。同學都知道在吞咽時,你是無法發聲的,原因就是此時你的喉頭處于上抬的一個過程中,目的是不讓我們在準備咽下美食的時候,嗆到我們的氣管,聲帶作為氣管的“小門”,在此時是被完全包裹封閉起來的,這也是為什么越唱越覺得“被命運扼住了喉嚨”。我們提倡在演唱過程中盡量用偏低和相對平衡的喉位,來保證各個空間的相同和聲帶的正常運轉。
換聲點
什么是換聲點?換聲點是人體自然存在的。我們把換聲和點拆開來說,換聲就是共鳴的轉移(胸聲轉向頭聲),由重肌向輕肌的切換(胸聲是重肌,頭聲是輕肌),同時聲帶的振動模式也會隨之而改變的一個過程。點,就是在演唱過程中,每個人所遇見的,那個讓你意識到“脫離掌控”的那個音。這個點對于男女是有所不同的,要提到的是,男生有三個換聲點,按照順序通常在Eb4、Bb4和Eb5—Ab5;女生則有五個,按照順序通常在A4—C#5、Eb5—Gb5、A5—B5、Eb6—Gb6和A6—B6。按理來說只要可以不停換聲,就可以無限唱高!
重慶學唱歌
聲樂培訓到重慶中國好聲音和重慶小小好聲音指定培訓機構圖蘭朵聲樂中心,圖蘭朵創辦至今,有著雄厚的師資力量,老師皆是各大音樂學院畢業,教學經驗豐富,小孩子專屬的童聲唱法教學,成人專屬的成人聲樂,通俗唱法、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結合圖蘭朵半專業化設施設備(KTV歌唱訓練系統、多媒體系統、話筒、音響、錄音棚等)為學員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