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出道15年的林俊杰,依然是那個小酒窩的男孩。
1999年,林俊杰參加了海蝶音樂在新加坡舉辦的歌手訓練班,這個刻苦練習,差點被公司放棄了的男孩子,誰都不知道在多年之后紅遍了中國,成為華語樂壇的一大天王。
仔細的聽他的每一首歌,能夠很明顯的感受到他和別人的不同,他就是他,他的情歌如透亮清澈的聲音一般,是明快的、充滿活力的,即便是傷情的歌,也是緩緩敘述,直達心底。
林俊杰的風格更多的是:細膩不悲情,傷感卻不壓抑。
業界對于林俊杰的評價一直是歌詞相較于曲子而言,并不那么的出眾,或許是他的歌詞意向偏多,導致像“圈圈圓圓圈圈”這類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詞,據說“圈圈圓圓圈圈”表示的是生命的輪回,就如同樹之年輪,人之過往。
林俊杰 - 第二天堂
簡單的幾個和弦,就能構成一首首在嘴邊哼著,揮之不去的曲子。或許那些寫詞的人才是最懂林俊杰的,他的曲就是要配上那樣的詞,看起來不知所云,詞不達意,才能達到要傷感卻又沒有那么傷感的境界。
聽見林俊杰
2016年7月,林俊杰出了一部關于自己的紀錄片《聽見林俊杰》,講述了他的音樂經歷。
這部紀錄片里,我們看到了林俊杰對音樂的執著,扎扎實實的做著自己的音樂;包辦自己12張音樂的專輯的詞曲、編曲、主題。
他一首歌的出現過程:從demo出來到等四五個月的歌詞再到錄音配唱,后期的混音制作,尋找樂團去錄弦樂伴奏,找了世界各地的很多樂手:臺北、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
不停嘗試新的風格,回首去看他操刀的專輯,沒有一張淪為平庸;再聽林俊杰的的歌曲,你會發現他的歌曲有明顯的有成長性。
在林俊杰的歌曲中《江南》里有“不懂愛恨情仇煎熬的我們”到《裂縫中的陽光》里“別到最后才發現,心頭的野獸,還沒到最后就已經罷休”其中的堅持和成長。他的每一個腳印,都走得踏實閃光。
關于林俊杰靜謐而低調
2004年6月,林俊杰憑借著《江南》紅遍大街小巷的理發店;外界的很多人也是因為《江南》才知道了這個笑起來讓人難以忘懷的小酒窩男孩。他用對音樂的熱忱征服了大眾。
從他的第一張專輯到第十二張,可以看到他從青澀走向成熟,讓人不得不感嘆無情的歲月磨刀霍霍指向你我,卻忽略的了這個臉龐依舊稚嫩,但是如今卻穩健的臺風、天王風范的成熟男人;大抵是他把無情的的時光都埋進了歌里,仔細一聽,或許你就聽出了那些細微的差別。
喜歡是暫時的,愛才是恒久的;一個人,讓你可以保持恒定不變的愛,這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翻閱了林俊杰粉絲的評價,從那些文字里看來,林俊杰對之于粉絲是特別的,是簡單而寧靜的。
在娛樂圈這個嘈雜的地方,他的音樂是安靜而獨特的,這種安靜來自于音樂的一種氛圍,一種態度。
我跌進時光夢境漫游,朗讀月光打開一個夢,那里花園的芬芳還依舊——《水仙》
水仙是林俊杰奶奶的名字,也是當年他時線Timeline 演唱會的開場曲,為了紀念奶奶。
粉絲說:
以前聽《水仙》,感受到的是阿嬤無盡的愛與溫暖,但這次,突然意識到《會有那么一天》,猛然間很沉重,才體會到他經歷過生離死別的悲傷,經歷過時間的無情剝奪。
當面對親人的逝去,悲傷之外,能夠感悟,能懂得珍惜,能傳承愛,這是他成熟的一面。歲月教給他的智慧,深深烙在他的心里,烙在他寫的歌里。
我們的偶像
從心理學來說,偶像是你內心的的投影,換句話說,你迷戀的那位偶像是你心里想要成為的那個人,因為自己的沒有做到,他做到了,他活成了你想要的樣子。
而關于林俊杰,無論你的隨聲聽、CD、MP3等聽歌的媒介換了多少,他內容在變,風格在變,但是聲音始終是那個聲音,或許是因為成長心境和年齡的關系、當你想笑或是失落低沉的時候他的歌都會莫名的契合了自己當下的心境,即便當時聽到不懂,但是也有“初聞不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之意。
一個優質的偶像,或者不能說偶像,只是一名喜歡的歌手,能夠激勵你不斷前進。
于是那些陪著我十幾年的歌,便也不再只是歌,而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習慣中的一部分,信仰中的一部分。
注:此文為網絡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重慶學唱歌
重慶學唱歌到圖蘭朵聲樂中心,圖蘭朵創辦至今,有著雄厚的師資力量,老師皆是各大音樂學院畢業,教學經驗豐富,小孩子專屬的童聲唱法教學,成人專屬的成人聲樂,通俗唱法、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結合圖蘭朵半專業化設施設備(KTV歌唱訓練系統、多媒體系統、話筒、音響、錄音棚等)為學員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