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么一部傳記片,那就是Queen樂隊主唱的傳記片《波西米亞狂想曲 Bohemian Rapsody》。
據說,《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拍攝計劃,從2010年就開始醞釀,期間經歷了許多波折。一直到今年,我們終于在國內的大銀幕上看到了這部令人熱血沸騰的佳作??赐耆?,“聲樂培訓”不禁感嘆:這些年的等待十分值得,而能夠在大銀幕上看到“神還原”的牙叔、Queen樂隊和Live Aid演唱會,也絕對是這個月最激動人心的體驗。
作為樂隊主唱弗雷迪的傳記片,“聲樂培訓”覺得《波西米亞狂想曲》這個片名起得十分恰當,因為《波西米亞狂想曲》這首歌曲,的確是最能夠代表弗雷迪的音樂作品。
相信看過的粉絲們還對片中《波西米亞狂想曲》誕生的那一場戲印象深刻。搖滾樂與古典樂相結合的概念,是對搖滾樂本身的一種”自我顛覆”,結果被唱片公司老板嗤之以鼻。當然,時間會證明他的短視,但在當時,需要對藝術、對自我創造力的絕對信心,弗雷迪才能孤注一擲地創作出這首傳世之作。
弗雷迪就是這樣一個絕對的藝術家,他的激情、浪漫、偏執和創造力都在這首歌曲里體現無疑。
如果沒有音樂,沒有搖滾,弗雷迪可能會一直是那個被人嘲笑的齙牙男孩,但幸運的是,上天不僅賜予了他音樂天賦,也給了他對音樂的執著。在第一次登上BBC這樣的主流舞臺演出并大受歡迎后,弗雷迪告訴女友瑪麗,“我知道那一刻我就是我注定要成為的人,我無所畏懼”。日后面對艾滋病魔時,他又一次說了這句話,對死亡與生俱來的恐懼,在摯愛的音樂面前也不再可怕。
朋克教母帕蒂·史密斯曾經在《只是孩子》里說,“你若認定了人只活一次,便再沒有隨波逐流的理由?!?
從成為樂隊主唱開始,弗雷迪的人生盡管經歷幾多波折,也曾一度迷失,但他再也沒有隨波逐流,或許這也是除了他的驚人才華之外,那么多普通人發自內心敬佩他的原因。我們都希望能夠成為自己人生劇本的編劇,活出自我,但我們也常常因為現實而忘記了生命只有一次的寶貴。在Queen的音樂里,在弗雷迪的歌聲中,我們又找回了那種對理想的激情與執著。
1985年那場Live Aid演唱會,絕對是所有搖滾樂迷心里經典中的經典。有網友大神特別找出當年的演唱會視頻與影片一一對比,可以說,影片幾乎是完美復刻了當年的演唱會。整個電影制作團隊的匠心,可見一斑。
當整座溫布利球場呈現在大銀幕上,長達20分鐘、六首經典曲目的演唱live開始,當弗雷迪的聲音回蕩在影院里,相信沒有人不是和“聲樂培訓”一樣,激動得想要起身致意。
弗雷迪絕不僅僅是在演唱,而是在用盡全力燃燒他的音樂生命,去填滿這場演出的每分每秒。時間仿佛在這一刻凝固,沉醉在Queen血脈賁張的音樂中, 最后一首歌《We are the Champions》,弗雷迪與全場樂迷大合唱,這場演出注定成為記憶中永不磨滅的經典。
“聲樂培訓”不禁想起影片開始不久的一個畫面,是弗雷迪毛遂自薦加入當時還取名為“微笑”的Queen樂隊之后,第一次登臺表演:當鼓聲和吉他聲響起,他一把舉起話筒大聲唱出,“活出你的人生”,已隱隱有了日后皇后樂隊傳奇主唱的影子。
鏡頭多次掃到臺下觀眾,他們中有已經兩鬢斑白的老人,而更多的是一張張年輕得甚至有些稚嫩的臉龐。臺下的近十萬樂迷,與當時在電視機前看直播的十幾億觀眾,在那幾個小時里,音樂成為了他們共同的情感紐帶,熱淚盈眶的感動跨越了語言、文化甚至國界,這才是最讓“聲樂培訓”印象深刻的地方。
從誕生到現在,搖滾樂一直點燃著我們,如果沒有Queen這樣的傳奇樂隊,沒有搖滾樂,多少人的生活將失去靈魂和能量,多少人的青春記憶也會不再鮮活。
重慶學唱歌
聲樂培訓到重慶中國好聲音和重慶小小好聲音指定培訓機構圖蘭朵聲樂中心,圖蘭朵創辦至今,有著雄厚的師資力量,老師皆是各大音樂學院畢業,教學經驗豐富,小孩子專屬的童聲唱法教學,成人專屬的成人聲樂,通俗唱法、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結合圖蘭朵半專業化設施設備(KTV歌唱訓練系統、多媒體系統、話筒、音響、錄音棚等)為學員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